1.焊接原理
是以高频电流作为热源,对接触面和待焊区进行加热,同时在翅片管外侧施加顶锻力,从而实现接触面的固相焊接。
2.焊前准备
(1)管料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凹坑,进行喷砂清理去除油污,生锈等污物。
(2)顶锻轮的制备要保障铝轧片翅片管对钢带的夹持在圆周方向上是松紧适度,并且是均匀的,内件能灵活转动。
(3)电极极身与触头间的焊接应牢固,冷却顺畅,并且不会渗漏。
3.焊接参数
主要包括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焊合率等,这些参数的指标需要符合规定的标准。
4.焊接检验
外观检查:焊后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的结果应符合标准要求。
焊合率检查:将
铝轧片翅片管剥开2到3圈,每转120度检查1次,用实际焊缝宽度除以钢带名义厚度就可以得到焊合率。
金相检验:从接合面起,为不完全正火组织和原正火组织,检查有没有夹杂、未熔合以及裂纹等宏观缺陷。
5.高频焊接的内涵
高频焊接是焊接的一种技术,有感应焊和接触电阻焊两种。
铝轧片翅片管的焊接制度有三种,为:
固相塑性压焊——把管坯边缘的交接区加热至1300℃—1350℃的塑性状态,然后在挤压辊的压力作用下将氧化物薄膜挤出焊缝,同时,通过高温使两边缘焊在一起,其挤压强度要求大于40—50MPa。
半熔化焊接——把管坯边缘的交接区加热到半熔化状态,通过挤压辊的挤压,将夹有氧化物的液态膜挤出焊缝,同时完成焊接,其挤压强度一般为20—30MPa。
熔化焊接——把管坯边缘的交接区加热到熔化状态,焊接温度高于1400℃,此时熔化金属部分气化,然后通过挤压辊的挤压,在整个液态搭接区发生周期性的火花喷溅,其挤压强度与半熔化焊接相接近。